WFU

網站頁籤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ESUS 之我見



ESUS,大家都念作「伊 四」,全名叫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目前還沒有中文譯名,是一種特別的缺血性腦中風類別,大約占所有缺血性腦中風的17%,根據操作型定義,ESUS必須符合「三不一沒有」:

「不」是lacunar infarct

「不」是50%以上顱外或顱內血管狹窄。

「不」是major-risk cardioembolic source

「沒有」其他的specific cause of strokeidentify出來。

感謝臺大醫院蔡力凱醫師慷慨地提供本文中所有的slide,與率先提出「三不一沒有」之生動比喻。下圖則說明ESUS病人應該要做哪些檢查。


ESUS病人未來發生再度腦中風的風險很高,治療上目前仍建議用aspirin


兩家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 (DOAC)廠商分別做了NEVIGATE ESUSRESPECT ESUS的臨床試驗,想測試在ESUS病人,DOAC是否比aspirin有效,可惜NEVIGATE ESUS因安全性問題,提前結束;RESPECT ESUS亦發現dabigatranprimary endpoint未勝過aspirin

針對ESUS,個人有以下看法:

1.      如果說「三不一沒有」可以用來形容ESUS,那麼後來在臨床試驗中的「ESUS」,根本就是模糊的「九二共識」!?如下圖,ESUS的可能原因,還是包括了covert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tent foramen ovaleaortic arch atherosclerotic plaque、其他的arteriogenic embolism等,寬鬆的收案定義,增加潛在病人族群、加快收案速度,但相對的,個案組成複雜,可能是影響最後試驗結果的重要關鍵之一。



2.      RESPECT ESUS中,dabigatran像陳其邁一樣,輸的很可惜,有人覺得,如果這個trial做久一點,那麼與aspirinprimary endpoint的那兩條線就會分開了。雖然有不少醫師,包括我在內,對dabigatran有那麼一點「感情」在,也覺得它在安全性上表現不輸aspirin,不拿來用實在可惜,但是一個未達到primary endpointtrial,應該是不可能拿到indication的。

3.      J Saver教授提出的ESPS (embolic stroke of possible source)概念,可能比ESUS更精確,無論如何,我們應該要更往mechanism-based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邁進。

4.      研究型臨床醫師,努力做臨床研究,去測試一個概念,一個想法,這是現代醫學進步的原動力。而真正有能力的人,不只是能提出一個想法,並且還有辦法說服別人,拿別人的錢去試試。成了當然很好,失敗了,好像也沒有甚麼損失 XD

下圖,是借用 J  Saver 教授的slides,圖列出目前已發表與進行中的ESUS t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