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2021年會心得


 1. 中風病人的整合照護觀念:以往的中風相關會議,著重在特定藥物(例如:口服抗凝血劑),在特定情況(例如:心房顫動)的效益、安全性討論。這次年會,我從不同的講者,都聽到一樣的概念,就是「整合照護」,整合手邊資源,整合病人問題,求得最佳解。


2. 居家醫療:我從2011年左右,開始接觸居家護理醫師訪視的工作,期間,經歷了各種制度變革,自己也樂在其中。這次聽到成大蘇慧真醫師,把這醫療業務,做得很好。蘇醫師不只整合居家護理,也加入了居家復健,甚至居家幫病人注射肉毒桿菌素,幫助病人解決中風後肢體痙攣的問題。感覺這塊,未來應該是很有潛力。


3. 英國大師Peter Rothwell的線上演講,講到one-stop TIA care (「一站式」的TIA照護),透過適當的triage,讓一些TIA病人不必住院,而是用快速門診的方式,給予緊急的治療(例如:antiplatelet),還有etiology的survey,例如:MRI + MRA,確認DWI有無病灶;心臟檢查,甚至是prolonged monitor,確認有無心房顫動;血壓治療部分,除了office BP、home BP,甚至還包括ambulatory home BP monitor,使用藍芽傳輸,看病人的circadian BP change、BP variability等,期待給病人更好的risk factor control,與最佳的全面性照護,以避免未來的recurrence。


我看到的,不只是糾結在「antiplatelet要怎麼用」,而是從大局著眼,並善用科技的良好照顧。


4. 之前,主辦單位詢問我是否可以幫忙找國外的speakers,我從我的推特追蹤好友名單,找到了一位在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工作的Adam Dymitriw醫師,專題演講COVID-19與stroke,主要是針對北美地區,這波疫情肆虐以來,中風領域的一些現象觀察、醫療層面衝擊、與治療進展。COVID-19仍舊是很熱門的話題。


5. 澳洲大師Bruce Campbell的演講,針對急性中風之EVT治療,做了一些update。目前,最火熱的,在於EVT是否能像心臟科的primary PCI那樣,可以直接進行,省略掉前面IVT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的部分?另外,tenecteplase目前似乎是很有潛力,delayed time window EVT越做越多,這些,都是天邊的彩虹,我們醫院沒有,所以就…。


6. 這次年會,我投稿的poster,是健保申報資料中,腦部靜脈竇血栓(CVST)的陽性預測值。本研究,是我與成大、長庚、藥害救濟等多單位的共同合作成果,除了poster,最近manuscript也剛被Clinical Epidemiology接受 (impact factor 4.7分)。這類的驗證研究(validation study),依舊是我的最愛,以後,一定還要繼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