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3年2月14日 星期二

換位置,換腦袋?


日前,參與某社團法人的理監事會。一開場,會議主席說:

『自從我當了XXX之後,我開會就會準時,不遲到了!』

『以前我開會都固定遲到20分鐘,非常固定…』

(語畢,全場哄笑)

『真的是「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主席如此自我解嘲著。

接下來,是2個多小時的緊湊會議,過程中,討論了許多重要的議題,涵蓋了爭取健保給付、舉辦2023年會與各種地方月會、學會期刊的邀稿編輯計畫等。主席充分掌握會議節奏,儘量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言,但又不會超時,感覺很讚。

會後,我有以下幾點想法:

1. 這一、二十年下來,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我目睹了學會的成長、茁壯。現在的學會,好像是個三、四代祖孫同堂的大家族,每個世代的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的角色與任務,若能持續讓人人發揮己力,又願意一同合作,學會就能繼續茁壯,往前走。

2. 隨著中風急性治療與各種預防介入的發展,不僅各種資源,持續在進來。在最近各大臨床試驗中,以 thrombolysis 與 EVT 為主的急性治療,不僅效果好,而且適應症也越來越廣,能讓越來越多的中風病人受益。

3. 承上,雖然臨床試驗中的治療效果很好,但不可諱言,目前國內的急性治療,受限於健保資源與人力短缺,離國際一流水準,尚有一段差距。與其唉聲嘆氣,不如積極地拿出證據,向主管機關說理爭取。目前,我們學會走的方向就是這樣,期待透過持續努力,爭取到更多資源,讓更多人才能夠進來,增進中風醫療水準。

4. 除了臨床試驗,中風登錄與資料庫研究,也是收集本土證據的很好方式。現行的 EVT 登錄,在領導者與眾人的努力下,運作良好,希望可以繼續保持,並且慢慢將此成功模式,複製到整體的中風登錄上。

5. 『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也許也未必是個負面的比喻。每個人與每個位置,本就都有其特定立場與利益訴求。不同位置之間,就會有立場與利益衝突。隨著年紀增長,慢慢了解到,現實世界之運作,就是來自各方持續的衝突與妥協。

理監事會,特別是其領導者,應當在這過程中,扮演樞紐的角色,讓大家能聚在一起,凝聚力量對外,不致於散掉,讓學會這個有機體,能夠持續成長、茁壯,繼續邁向下一個十年、二十年!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三年的空白

回首 COVID-19 疫情爆發迄今,已經三年了。

這三年時間,經歷了各種慘烈的疫情波動、激盪,生活當中各種不便與焦慮,時間好像過得很慢。

2019年之後,在今年的12月18日,又再度遇到林素真老師。雖然已經三年不見,但上次見面的記憶,又好像是昨天才剛發生過的事情。這三年中間,就好像「斷片」一樣,有一大段的空白。

對於我跟賴老師來說,林老師在我們研究路上,持續地陪伴指導,實在我們的一位重要貴人。12月18日那一天中午,我們相約在岩漿火鍋的台中公益店,準備品味好吃的麻辣鍋,並與三年不見的林老師好好聊一下。

席間,聽林老師分享她最近在日本京都學日文的經歷,跟 Emily 去看日本的傳統歌舞伎表演的經歷。林老師的博覽群書,與多采多姿的旅遊生活,實在是很令人羨慕,這樣子的人生,實在是很讚啊!

無論是電話,還是線上會議工具,或即時通訊軟體,實在都無法取代人與人的當面交流。在當面對話的過程當中,你可以充分地看到對方的表情與肢體動作,並根據對方的反應,適時地修正對話的方向與內容。

從拜登補貼大學生學貸的正反兩面觀點,還有年輕世代的政治參與問題,跟富有學識的林老師,當面聊天討論,感覺實在是蠻愉快的,時間不知不覺,也飛快的過去了。

世紀病毒 SARS-CoV-2,在過去這三年,曾經大大地破壞了許多我們過去習以為常的一切,包含跨國旅行,各種國際會議與聚會。為了防護病毒,每個人已習慣一出門,就要戴起口罩。口罩包住了我們的恐懼,卻也遮住了每個人的臉部表情。

有人形容,COVID-19 好像是場「第三次世界大戰」,全世界有不少人因此喪命,也付出了龐大的經濟損失。到了2022年底,這場疫情的起源地:中國,它突然180度大轉彎地鬆綁所有防疫措施,在這個人口稠密,但普遍未施打有效疫苗的國家,疫情彷彿就是突然乾柴烈火似地狂燒,再加上即將遇到農曆春節,春運的大規模人口流動下,是否會再醞釀出新型、更致命的變種病毒?實在是不知道。

未來,還有很多事情,我們也都不知道會如何發展?例如:中國未來會不會像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那樣,真的發動對台灣的侵略戰爭呢?地緣政治、政經局勢,隨時會發生變化,劇烈地影響你我的生活,人生的一切。

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劇烈變動的世代,不只過去這三年,未來的這幾年,好像也會很深刻地,刻畫在我們生命的年輪裡,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更要珍惜目前手上所有的一切,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每一天都要好好地過下去!

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APSC的二三事


APSC (亞太中風會議),如果從2010年韓國的那次開始算,APSC我已經接觸10多年了。

今年的APSC,又回到台灣舉辦,地點在高雄。今天11/25星期五是第一天,為了請假來參與,我把門診病人都挪到11/24星期四,結果一整天下來,看了快70位病人,累到隔天還在累。

因為明天11/26要投票,所以我晚上又趕回台南。打開會場送得袋子,裡面有一個黑熊音樂盒,開關轉幾下,黑熊就會吊著單槓上上下下,還發出音樂,蠻可愛的。


我一個人坐在桌前,反覆轉著音樂盒,看著單槓上面的黑熊,上上下下的循環,也思索著過去這10多年來,自己在中風這個領域,因著興趣,跟著志同道合的同伴,也曾經這樣子上上下下、周而復始地,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奮鬥著。

如果要說,這過程中,自己有學到什麼?我總結成以下幾點:

1. 永遠都要與人為善,都要持續與他人合作。絕對不是那種「我想的,永遠都對,你們都要聽我的」。

2. 「成功不必在我」,一個人絕對不用每件事都要做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與最適合自己的位置。

3. 外在的頭銜是一時的,更重要的,是好好與身邊的朋友與同好們相處,努力維繫深度的情感連結,在其中找到滿足與幸福感。

照照鏡子,發現自己其實早已走過學術生涯的巔峰了,把自己現有的外在條件,燃燒成那樣的火花,我想,大概最好也只是那樣子了。

那麼,之後對自己有沒有什麼期許呢?我也總結成以下幾點:

1. 既然自己忝為《台灣中風醫誌 (FJS)》的副主編,就應該跟主編、編輯團隊的其他成員們好好配合,希望這幾年把FJS推向 Pubmed indexed,甚至有SCI。

2. 我一直很喜歡寫review、perspective、letter & opinion之類的文體,自己應該要持續地好好發揮這項嗜好,把台灣中風學界的各種歷史事件與素材,持續寫成英文文章,投向全世界。

3. 身處資源貧脊的社區小醫院,急性中風EVT是沒指望了,但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倒是可以好好地做,之前我專注在CKD與AF,現在又多了糖尿病這個很感興趣的領域,最近,甚至還有沾了一點點中風後骨折、肺炎等,反正就是好好運用目前手邊的素材 (臨床發想與臨床資料),持續變出一篇篇小而美的original articles,雖然巔峰已過,但是仍然不要怠惰!

今天,趁會議空檔,也抽空搭了一下高雄輕軌,欣賞沿路的美好風光,感受一下港都高雄的蛻變,這一兩年下來,高雄實在是越來越美了。



最後引述《時間的朋友》的這段話,跟大家:「(持續) 做有價值的事,讓更多人覺得它有用,然後,我們一起等待,時間 (複利) 的回報。」

人生,並不是「有限賽局」,人生其實是一場「無限賽局」,無論處於人生的哪一個階段,期許自己,務必將自己人生的每分每秒,都妥善運用,活得精彩!


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

Stroke code (中風警報),多快才算快?

 

日前,受邀至台南市消防局永康分隊,為EMT講解急性中風的到院前救護。急性中風治療的路徑,從到院前辨識、送醫,到到院後的快速處置,都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需要一個連續而完整的進程。



每延遲一分鐘,中風病人就會多死亡190萬個腦細胞,所以中風治療的重點很簡單,就是要快。但要多快,才算真的快呢?下面這段話,大概是最好的註解:

"If everything seems under control, you're just not going fast enough."

Mario Andretti

以下文字,是我編譯自著名的醫學專業媒體 Medscape 。算是我們國外的同行,對於急性中風治療的混亂與希望,一個不錯的描述與展望。

<It's OK if Your Stroke Code Feels Like a Cluster#@$%>

“Stroke code (中風警報) 是最混亂的。”這就是我的一位急診醫學同事最近對我說的。你知道嗎?她可能是對的。

問題是大量的事情必須立即和同時發生,從中風警報開始響起的那一刻,護理師、來自多個專業的醫師、CT 技術人員和藥劑師開始蜂擁而至。必須收集大量數據,統計。它必須是準確的——任何可能治療介入的安全性都取決於此。

即使是協調得最好的中風團隊也會引起很大的騷動。雖然護理人員急於獲得生命體徵和良好的靜脈注射管路,但主要團隊正在把故事弄清楚。確切地確認相關的神經系統症狀是什麼,以及患者最後一次達到神經系統基線的確切時間在理論上聽起來很容易,但在實際應用中,它幾乎從來都不是直截了當的。然後是了解相關病史的問題。您可以提出的相關問題是無窮無盡的。病人之前有吃抗凝血劑嗎?過去有硬膜下血腫史?心內膜炎?

等到神經科醫生趕到現場時,事情已經進入了高潮。神經科醫師將希望立即聽取病人(和/或他們的親人)和主要團隊的意見。可能需要進行中風量表檢查,可能是在患者急於進行 CT 掃描時,神經科醫師需要檢查所有 tPA 納入和排除標準,以便他們可以準備好在掃描完成後做出決定。整個事情是脫節和重複的。它也非常壯觀。

然後還有另一個關於是否進行 CT 血管造影和 CT 灌注的決定。感覺處理這些圖像需要很長時間。最後,一旦完成成像,中風團隊和神經介入放射科之間需要進行非常快速且非常關鍵的討論,以確定病人是否適合進行血栓切除術。

這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覆蓋的相當令人難以置信的數量。基本上,運行中風警報是收集完整和準確的信息,進行神經系統檢查和檢查,並做出一系列決定,這些決定將影響患者之後的殘疾程度。

在這一切的瘋狂之中,病人和他們的親人都感到恐懼和困惑。如果幸運的話,其中一位對中風警報做出回應的人能夠花一點時間來解釋發生了什麼。這些討論異常困難,特別是因為這對病人和醫療服務提供者來說都是情緒激動的情況。

多年來,我參與了大量的中風警報,它永遠不會停止感到匆忙、興奮、恐懼和沮喪。有很多事情可能出錯或錯過。即使是獲得清晰歷史記錄的最輕微困難或像靜脈注射這樣簡單的問題也可能導致毀滅性的延誤。

難怪中風警報往往感覺像一個"cluster#@$%"。當您真正考慮在這些高風險情況下提供適當護理所需完成(並準確有效地完成)的所有事情時,他們怎麼能不呢?

混亂對所有相關方來說都是不愉快的,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某種程度上,這種瘋狂、匆忙的能量是令人鼓舞的。如果事情變得混亂,這意味著所有對中風警報做出反應的提供者不僅了解時間在神經系統緊急情況中的重要性,而且還了解需要精心安排許多零碎的工作才能產生良好的結果。

例如,5 分鐘的延遲可能是患者走出醫院或不再行走之間的差異。任何遺漏的信息都可能至關重要,足以阻礙中風團隊為恢復溝通能力、機動性等所做的緊急努力。

在某種情況下,感到壓力意味著某些事情對你來說處於危險之中。在這種情況下,賭注是生命、死亡和殘疾。所以真的,你可以認為混亂是整個團隊都投資於這些賭注的跡象。這不是人們最喜歡的病人護理方式,但它是我們目前最好的方式。讓中風警報#@$% 證明人們正在真正努力為真正需要它們並真正從中受益的患者尋求時間緊迫的干預措施。

2022年7月24日 星期日

會議、演講、一些想法

 

七月二十三日,據說這天是「大暑」,而當天的天氣,也的確很熱。

七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社團法人台灣腦中風學會,在台中舉辦Stroke Academy。主辦單位在活動規劃的各種細節上,非常的用心,再加上會場舒適的環境,真的是一場盛夏的知識享宴。

這場會議,我也有一個20分鐘左右的演講~Update on diabetes,讓我可以把自己最近大量閱讀後的心得,在眾多中風專家面前,暢所欲言地分享。

在同時,我也細細地品嘗了,其他講者的演講風格。兩天下來,有以下的ㄧ些心得感想:

1. 內容不必過多:根據大會的安排,一個人的演講時間,就是那大約20~25分鐘而已。所以,講者應該儘量精簡自己的內容,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把這個主題下,最重要的東西,能夠精準地傳達出去。

2. 開頭不要老套:我是覺得,儘可能不要老是從「中風是十大死因第x位」開始。一些大家都知道的東西,就沒必要拿上來,佔用篇幅了。

3. 演講的舖墊與層次:有了精簡、洗鍊的內容,基本上已經立於不敗之地。若要再更上層樓,那麼整個演講的起承轉合,有故事性,有低谷,有高潮...,用心去舖墊,那就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演講。

說到講故事,大概高手中的高手,就是美國好萊塢。例如1986年捍衛戰士第一集的片頭,那幾分鐘,那種舖墊與層次,實在是經典中的經典,魅力歷久不衰。

年過四十的我,會議的目地,有時候不僅僅是會議,還有見見好朋友,與他們聊天、交流。但願好朋友們,大家都身體健康,遠離病痛,工作也都順利!

2022年7月17日 星期日

予取予求 (YCYC)




今天 (2022/7/17),我受邀參與嘉義長庚20週年院慶暨第三屆健康大數據研討會,受到主辦蔡明劭醫師與嘉義長庚團隊們的熱情款待,一整天下來,不只聆聽演講內容收穫滿滿,肚子也吃飽喝飽,讓我「予取予求」 (YCYC),非常開心。


(「予取予求」的典故,好像來自紀景琪教授臉書)。

誠如郭亮增醫師的分享,若要學做實證醫學的相關研究,建議參加實證醫學會的教學活動,講師們一定會讓聽眾們「予取予求」問到飽。



多中心、跨國研究


首先,是賴老師、邵藥師這對師徒,分享他們,在執行健康大數據之多中心研究、跨國研究過程中,須注意的諸多眉眉角角。聽他們輕鬆寫意地分享自身經驗,但當中的辛苦與困難,大概還是要親身經歷,才能明瞭。


精神科醫師最多


我留意到,醫師講者的專科別,似乎以精神科醫師最多 (陳田育醫師、張俊鴻醫師、許智維醫師)。他們的研究表現,都非常優秀,都是從資源貧乏的起點,慢慢一點一滴地累積自身實力與研究產出,在不斷的挑戰自我之過程中,終於取得了今天這樣的成就。台上幾分鐘,台下10年功,一點也不為過。


Mentor的重要性


黃暉凱醫師用幽默風趣的角度,分享了在大數據研究的起步過程中,選對mentor之重要性。許晉譯醫師特別cue我,說我在之前做研究的過程中,有給了他很大的幫助。其實我是有點慚愧,因為我也是同時跟林素真老師求救、求幫助。正因為自己曾受到別人持續無償地幫忙,所以當自己有機會幫助別人的時候,會更義不容辭。


胡椒鹽不夠,還要商品、品牌


醫院要求醫師要「胡椒鹽」 (服務、教學、研究,三者兼顧)。而最後壓軸的張耕閣主任,講述他們團隊,從健康大數據的研究出發,進而開發出新藥、新技術,改善病人鼻塞、鼻炎、鼻竇炎的症狀,進而將其申請衛服部的許可證,甚至專利。這些成就,實在是相當了不起。


成功的定義


一整天下來,看了眾講者們,過去輝煌的研究成果發表,再回到宋昇峯醫師,於 Q / A 時間提到的:「成功?這要看你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努力前,要先確定自己要什麼。一旦目標確定,就一定要想盡辦法,去完善自己,朝成功的目標邁進。


今天的每一位講者,從演講PPT的製作精美,演講過程的流暢,時間掌控精準,口條流暢,講話沒有贅字…。這些大師,都是很努力地把自己人生,活得很精采的代表。


今天的活動流程,也在主辦單位的用心安排下,非常的順暢。參與者,可以用幾百塊新台幣,就可以聽一整天精彩的演講內容,這樣的內容,不誇張,某些公司來辦,大概要收費好幾千,甚至上萬!


再次由衷感謝,蔡明劭醫師與嘉長團隊的用心舉辦、招待。願我們明年第四屆健康大數據研討會再相見!


2022年7月11日 星期一

Frontiers系列期刊的優點

 

經前輩提點,我想再多說一些,擔任副主編後,我自己從Frontiers in Neurology期刊編輯這端角度,所累積的觀察。

何時可考慮Frontiers系列期刊?

1. 希望自己的文章,可以趕快被處理,能夠進入peer review審稿階段者:傳統的期刊,特別是impact factor比較高的那種,投過去之後,常會被秒退稿,而且不給任何建議,也不讓文章進入外部peer review階段。而Frontiers系列期刊,其impact factors大多不錯,而且出版商的政策,似乎是希望投來的文章,都能夠進入peer review;就算editor感覺文章水準實在不行,不想送peer review,主編在退稿的信件中,也要講出一些具體的意見。如此,投稿者就算不幸被退稿,至少也可以得到一些建設性的建議,可以依此修改自己的文章。

2. 不算太novel的研究論文:雖然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做出富有novelty的研究,但是科學的演進,除了novelty,也需要有人能夠reproduce別人的發現,畢竟『可重複性』是科學研究方法當中,很重要的一環。這類的文章,就蠻適合投Frontiers的,因為出版社有明白告訴主編與審稿者,是否有novelty,或是未來會不會被關注、引用,都不是決定一篇文章,是否被接受的關鍵。只要研究方法夠嚴謹,就有機會被刊登出來。

Frontiers這類open access期刊的優點。

除了上面講得那些好處,我個人還有一個省思。雖然科學研究,講究客觀公正,但畢竟作者、審稿者,都是凡人。而在每個研究領域,小圈圈內,不同的研究者之間,可能都會有一些恩恩怨怨,或是競爭關係。

一篇文章會被退稿,倒底真的是因為不夠好?還是因為,審稿者也在做類似的研究,怕你的東西比他更早被發表?

自從各種open access期刊出現後,研究成果發表的管道變多了。而且,就是因為open access,所以其他人想要下載閱讀,就非常方便,進而可以增加文章被引用的機會,我深深覺得,我們這一輩做研究寫論文投稿的人,實在是非常的幸福。

甩開了種種顧慮,也許研究者就可以大膽地嘗試各種稀奇古怪的研究,進而增加研究的多樣性,只要科學方法夠嚴謹,就有機會被刊登出來,供人查閱參考,我覺得這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

我的猜測,現在最需要緊張的,大概是傳統期刊當中,那些排名屬於比較中後段的,它們的稿件來源,大概會被Frontiers這些新興open access期刊給吸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