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8年6月17日 星期日

擺盪






三年前,在一次的Tainan Stroke Club或是類似的會議,聽某大醫院中風中心主任演講,他強調腦中風的照顧,凡事都該evidence-based,照著guidelines制定照護的protocol,然後用綿密的中風登錄與品管指標去監控品質。

當時我聽了,覺得講得好像都對,沒有問題,但是說不出來的哪裡怪;感覺醫師好像變成生產線上的員工,就死板板的按照guidelinesprotocol去開藥,達到所謂的指標改善。

這一兩年,開始炒AI在醫療的應用,似乎AI最容易取代的,是機械化的處置與工作。一個中風病人,中風的位置是很偏corticalinfarct位置靠近central sulcus就一小片,看起來是emoblic,但是找不到Af的證據,可以定義為ESUS (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這樣的stroke你只開aspirin夠嗎?

可是今年五月,一篇ESUSdouble blind randomized trial發現,使用oral anticoagulant比起aspirin,預防recurrent stroke的效果並沒有比較好,而出血風險卻比aspirin高。理智上,似乎只開aspirin仍是比較好的選擇。

今天,思考這個問題時,我想到了擺盪,科學的範式可能隨著時間演化,常在天平的兩端擺盪;幾年前,Af的病人不開oral anticoagulant好像就是醫師失職,幾年後,也許Af會真被發現,我們over-treat了。因為有更多新證據,有新研究出來。
  
我領悟到一些事情,寫出來分享,首先是中風登錄只單純拿來算每個月的指標數據,太浪費了。花那麼多人力投入,產生出來的數據,應該要好好拿來分析,研究一些臨床遇到的實際問題,產生新的證據或未來RCTprimer。原油可以拿來點火取暖,也可以精煉成輕油讓飛機上天,產生更大效益。
  
第二,是醫學的演進,會讓治療更加精緻;以前是腦中風不分大小,都打一樣劑量的靜脈血栓溶解劑;現在是區分中風的mechanism,大血管阻塞,有可救的腦組織,才會考慮動脈內取栓。其他領域,像是oncology,似乎也是如此,治療前根據biomarkers區分要用哪種regimen
  
第三,我們應該讓自己活在一種active的姿態,practice當然要evidence-based,但並不是一昧地follow evidence without thinking,那種方式,真的AI就可以取代醫師了;反過來,我們甚至可以主動設計一些prospective trial,PI initiated,去驗證自己的hypothesis,產生新的evi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