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談一下臨床研究。某天,有個惡魔問我們一個邪惡到不行的問題,台灣使用健保資料庫做的文章與研究,有多少篇算得上是「改變照顧指引與醫療模式」、「給臨床醫師有實質的影響與幫助」?除了我跟柳醫師支支吾吾地擠出一些答案,其餘所有人都安靜了…。
眾人安靜的原因,可能是對這個問題沒興趣,也可能是找不到答案。
當然,觀察性研究得到的結論,要能夠翻轉或制定照護指引的本來就不多,不能拿來跟臨床試驗直接比較;而且,很多領域的研究結果,特別是基礎科學的研究,本來就很難馬上說,這個結果一定有用。
但這個惡魔看事情的角度,也帶給我們一種省思,我們追求的是impact
factor,還是real impact;一昧追求驚奇、常理難以理解的研究結論,以追求刊登高分雜誌,是否也是一種「把過程當目的」的錯置。
為了跟賴嘉鎮老師合寫一篇健保資料庫的文獻綜述文章,我發了瘋似的下載了十幾年來,幾千篇的健保資料庫文章的標題跟摘要,整理成一個資料庫,一篇篇地看到眼睛快瞎了;看到「xxx
increased risk of ooo: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的「模板式」文章標題,也看到快要吐了。
中性看待,各種領域的研究,本來有好有壞,不能一概而論地打翻一船人;而我觀察到一個趨勢,健保資料庫做這類相關性研究的黃金時代,是大約在2010年前後,因為很容易就上很好的期刊;而到了最近五年,這類研究除非能講出一個很說服人的解釋,或是研究方法很嚴謹,不然大概都是登在比較低分的期刊,或是名聲比較不好的open
access雜誌。個人覺得這是個隱憂,很擔心國際期刊的主編、審稿者,會給台灣的健保資料庫貼上標籤,讓腳踏實地認真做研究的人,也蒙受不白之冤。
另一個隱憂,是國內外對這類健康大數據資料使用的規範,只會越來越嚴格,這是個明顯而普遍的趨勢。相對應的,就是資料庫使用的門檻會越來越高。如此內憂外患,要堅持繼續做次級資料庫研究,前方的路途會越來越艱辛。
所以,我覺得一定要翻轉改變過去看事情的角度,唯有做出對病人真正有幫助的研究,才能更有力地去說服反對方,告訴民眾,像健保資料庫這種健康大數據,若好好地分析,是真正可以改善臨床醫療,幫助公衛政策制定,我們一定要大力支持的。
常感嘆台灣人老愛把自己的格局做low,一窩蜂搶快,短視近利,把局面搞壞後,然後才在那邊自怨自艾,我想,這就是我們急需要改變的地方。當然,我這樣子可能有種唱高調之嫌,每個人的處境都可能有其難處,就是需要論文才能留下,就是亟需幾篇論文升等,不然臨床上其實都是很優秀的醫師。而學術上我自己也只是個小咖,也許不是個咖,但看到健保資料庫這個曾經給予我很多幫助與恩惠的資源,目前遭遇的種種危機,有些感覺實在是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