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26: 我在臉書靠么說,武漢肺炎肆虐,腦中風學會趕快給會員建議,居家檢疫、確診病人若發生中風,急診該如何處理?精神領袖T哥說他最近很忙,ICU那幾個病人耗去他很多時間,將指派網紅帥哥A醫師處理此事。
3/27: 我去電給A醫師,揪3/28召開視訊會議,確定與會成員。
3/28: 早上我一邊逛臉書,一邊上網閱讀相關資料。下午開始視訊會議。我忝為幾位醫師中最老的
(41歲),由我主持會議。各位醫師接連發言,還有住院醫師代表出席,徹底反應基層第一線聲音。幸好會中有女性代表,不然差點就是五漢廢言。會議進行得非常流暢,大約30-40分鐘就結束了。
3/29: A醫師用最快速度,將昨天的討論化為文字聲明稿,眾人給意見修改,完成後交給腦中風學會理事長,剛好來得及在今天的神經學會理監事會報告,取得神經學會的endorsement。
3/30: 腦中風學會理事長指示聲明稿要加個前言與文獻回顧。Roger! 立馬完成,秘書協助寄給腦中風學會理監事審閱。
3/31: 收集理監事們的回覆,參照修改。
整個過程不超過一個禮拜。
SARS-CoV-2是不只是個「解殖」的病毒,它也將徹底改變我們這一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41歲,已不再年輕,但腦中風學會裡頭的年輕醫師們,展現了這樣一個,在參考資訊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嘗試去想辦法解決,眼下這樣一個非常急迫,但沒任何人要出聲解救你的大問題。
---------------------------------
學會建議:
- 將COVID-19確診、疑似個案,或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者,從急性中風品質指標分母中除去,不列入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或動脈內血栓移除治療之潛在名單。
- 鼓勵各醫院自行擬定因應COVID-19疫情之急性中風protocol,包括stroke code如何啟動、CT如何執行、以及後續住院床位調度。Protocol應特別著重在病患分流,將高度懷疑與不太可能為COVID-19個案從急診檢傷起,就走不同流程。
- 儘管目標仍是快速治療缺血性中風病患,但應以保護各醫院之神經科醫護人員與EVT團隊為最大考量,針對以下三種不同風險層級之個案分述之。
- COVID-19確診個案,若無特別考量,因台灣各醫院無負壓CT room,不建議進行特殊急性中風治療。
- 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無法排除COVID-19感染者,若符合急性治療之個案,建議以靜脈血栓溶解治療為主,可考慮不進行動脈血栓移除治療。
- 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者,符合急性治療之個案,建議以靜脈血栓溶解治療為主,在適當防護下仍可考慮進行動脈血栓移除治療。
- 鼓勵各醫院推廣通訊診察之功能,不論是stroke code個案、急診或病房一般會診皆然。可與醫院各科部商討如何使用手邊可用之3C產品,由神經科遠距會診病患,減少不必要之暴露風險。
以上四點共識,乃依照目前台灣疫情仍以境外移入為主、零星社區個案之情境去模擬。但有鑑於疫情隨時都在變化,若將來有大規模社區感染發生時,會再調整以上各項建議。
台灣腦中風學會年輕醫師發展委員會(林口長庚劉濟弘、成大醫院宋碧姍、台大醫院陳志昊、新樓醫院謝鎮陽)擬定
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處、常務理事、理事長審定
2020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