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8年7月7日 星期六

樞紐


 

前幾天,我連續打電話給其他醫院的臨床醫師,與自己所上的年輕老師,聊了一下有關研究與資料的想法,分享如下:

臨床醫師,近水樓台,臨床照顧病人時,可以很輕易地登錄收集一些臨床資訊,也有論文發表的需求。

每家醫院都有各自的電子病歷系統,除了節省行政作業成本,醫院端也應該希望可以從這些非結構性的大數據中,找到一些對臨床運作改善有幫助的「黃金」。

醫學院老師有申請計畫與論文發表的壓力,希望有人提供重要臨床意義的研究問題,讓他有機會實踐新穎的研究方法,也需要好的資料庫供研究發揮。

而醫療衛生主管機關,或掌管科技計畫經費分配的機構,他們也都希望每分錢都能花在刀口上,能夠產出一些重要的成果,變成政績。

可是

臨床醫師比較不會整理龐雜的資料庫,統計分析也比較弱。

醫院的IT部門,其人力物力,大概只要能夠維持資訊系統每日的「生命徵象」,不要常延誤當機,已屬萬幸,大概無法做深度的資料探勘,遑論不同醫院間資訊系統的整合。

老師們往往身懷絕技,但常苦無題目發揮,苦無資料可供使用。

主管機關看圖表數據做事,但基層細微的困境,可能無法真正了解。

最後,是最現實的問題,經費有限,一個計劃只能給一個PI與團隊;一篇論文,好的作者位置就那幾個。

我總覺得各方面的人都有優勢與弱點,也都有自我實現想要做點事情的念頭,但是缺乏一個有效的機制,透過一隻看不見的手,把這些人的優勢串聯起來,產出豐碩的成果。

對我自己來說,我沒有論文升等的壓力,卻很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成為那連結各方面人員的樞紐,居間協調牽線,滿足各方各面的unmet need,彙總資源,達到最有效的利用,那會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