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成本花費

 


今天晚上,參與成大中風團隊舉辦的台南區轉診平台討論會,聽到優秀的學弟,報告一篇mobile stroke unit (MSU) 的研究,今年九月發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連結)。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現行標準的緊急醫療系統 (救護車送醫模式),MSU的治療模式,能夠增加病人恢復良好的機會。Number needed to treat大約是10 (每治療10人,就多1人受益)。

所謂的MSU,簡單來說,就是一台救護車,上面有brain CT,也可以抽血,只要搭配幾名專業人員,就可以在車子上面,幫病人診斷是否有腦中風,以及評估是否可以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rt-PA。因為血栓溶解治療,是需要搶時間的,越早打通血管,效果越好。MSU的精神,就是在前往醫院的路上,就開始做中風的診斷與治療。

學弟報告完後,台下聽眾紛紛熱烈提問,參與討論。其中有個細節,個人感覺特別有趣,就是此研究似乎耗費好幾百萬美金。期間,MSU被派遣了5000多次,而真正診斷是中風,並施打rt-PA的,僅大約600人。換算下來,使用MSU,可能多救了60人 (600除以10) 免於死亡或失能。

生命無價,但其實也是有價。我實在難以想像,台灣的醫療環境,能單獨為中風這單一疾病,配置昂貴的MSU設備與人力,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隨時待命。畢竟,還有內外婦兒科成百上千種的大小傷病,需要緊急醫療。

就像今晚我們所討論的轉院流程一樣,大型醫學中心,除了rt-PA溶解血栓,還能夠執行endovascular therapy (EVT),將病人腦部大血管的血栓取出、移除,進一步打通血管。中小型醫院,如何能將他們手上,需要EVT的緊急病人,快速地轉送醫學中心。這過程中,需要有專門醫師評估、聯絡。但中小型醫院,能夠評估診斷中風的醫師,可能只有2-3位,如何能應付日日夜夜、不分白天夜晚,都有可能送來的中風病人?這也是成本。

燃燒熱情,可能只能維持一時。人不可能都一直不計一切代價地燃燒自己。更何況,中風醫療的過程,常伴隨著醫療糾紛的高度風險。

台灣社會上的普羅大眾們,他們是否願意為中風,為緊急醫療這樣的安全網,像買保險一樣的,多投資一些資源在上面?

看著滿街跑的鋁罐車,我是一點都不相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