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1年12月9日 星期四

長輩的話 聽聽就好 (咦?)

 


過去做研究的路上,我曾經歷過兩件事,讓我印象深刻,不容易遺忘,在此分享。

第一件,是當我還只是總醫師的時候,有一個研究想法,而手邊剛好有科部現成的資料,我興沖沖地將之整理分析,在某次的科會裡,跟大家分享。當時,某個資深老P,毫不留情的批評我,說:「你做這個superficial的東西...。」當時,我難過好久。

沒想到,這句酸言酸語,竟成了我做研究的最強動力。在那之後,我持續固執地,按著我自己的想法,下班後,病歷室裡頭,一本本病歷去看,把蒐集到的資料,一筆筆地鍵入Excel檔。我為了找適合的主治醫師指導我,就算是星期六上午與颱風天,我還是穿雨衣,騎著機車,努力前進到醫院,找主治醫師討論那個研究。

後來,那變成我V1那年,得到的第一篇SCI原著論文。接到論文接受的那個當下,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通知那個批評我的老P。後來,很諷刺的是,當你寫出東西之後,反而是老P反過來蹭你,跟你說:「其實我也有一些研究想法,你有興趣,可以來找我合作。」

雖然我口頭說好好好。但心裡是想:「不好意思,我superficial,你的那些想法,就自己留著用吧!」

另一個事件,大概是V2-V3時期,我跟一位小我一屆的學妹,幾乎同時有一個研究的idea。當時,學妹把這個idea,拿去醫院一個指導年輕醫師醫學研究的場合,報proposal。據說,當時也是被在場的大教授們唱衰,不看好。

於是,學妹就放棄了這個idea。而我,再度固執地把這個idea做出來,寫成論文。而這篇論文,後來成為2015年,台灣醫學會的最有價值論文,目前已被引用284次。

可是後來,我發現自己,似乎也常陷入這樣的誤區。當後輩有個研究idea,我會根據自己的固有想法,去否決、看衰之。最好自己那麼厲害,能夠精準預測各種趨勢、方向啦!所以現在,我要求自己,別急著妄下定論,多聽多看多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