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2年2月5日 星期六

南亞 vs. 東亞

 

最近,在臉書看到顏擇雅社長的一篇文章,談到有關南亞(印度裔)與東亞(漢文化圈)的種種差距。

顏社長的文章說:「印度人有熱愛參與辯論的悠久傳統。他們勇於表達看法,也懂得傾聽他人發表跟自己不一樣的看法。彼此也不容易因為看法不同而傷感情,大家就是透過辯論向彼此學習。……反觀華人,和諧就必須相同,小孩從小為了怕與人不同,都不太敢發言。去了美國也是如此。這是我認為印度裔在美國企業比台裔和華裔成功的原因。」

這部分,甚至有學術研究論文,發表在很不錯的期刊:Why East Asians but not South Asians are underrepresented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昨天,我提到軟技能,也許印度裔的軟技能,相較於東亞裔來說,普遍都必較好、比較突出。

這勾起了我一些回憶。2019年9月,我與一些台灣的同伴,受邀參與韓國的一個國際會議。與會的,還有包括日本、新加坡的醫師。

新加坡的醫師代表, Narayanaswamy Venketasubramanian Ramani,是一位印度裔人士。在這短短的幾天接觸中,Ramani在我們這些台、韓、日籍醫師群當中,就顯得特別不一樣。

他很陽光開朗,很健談,也很懂得適當地發表自己意見。相反的,東亞漢文化出身的醫師,特別是年輕一點的,都不太敢發表意見。

我感覺,這不光是英文流暢度的問題,而是文化背景的問題。這也難怪,在美國,同樣屬於少數族裔,印度裔就是有辦法撐起一個新興的學會 (連結)。

文化背景薰陶下,很多個性,可能一時無法完全改變,但是別人的優點,也許我們還是可以多觀摩與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