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1年10月5日 星期二

喜歡同學問得問題

 


 

「老師,既然ischemic stroke有這幾種subtypes,為什麼tPA都給一樣的劑量?難道不需要因不同的subtypes而做調整嗎?」

 

「老師,為什麼輕微中風,像NIHSS ≤ 3的病人,我們是用dual antiplatelet,而更嚴重的中風病人,我們反而才用single antiplatelet?」

 

成大臨藥所碩士班,不愧是這領域的頂尖之一,同學的程度很好,上課也都全程專心、集中精神,發問的問題,也都相當有水準。像今天的主題,Stroke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兩個小時下來,其實我自己也相當享受,與同學們互動問答的過程。

 

今年,我延續之前的方式,並在上課方式部分,做了一些創新,總結如下:

 

1.      不是一味地灌輸知識,而是採用邊講、邊問的方式,藉由淺到深的問題,慢慢探出同學們的了解程度,他們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然後針對不懂的地方給予說明或加強。

2.      今天要上課前,我在病房找一個中風病人,把他從到急診室之後的整個處理過程,做了整理,並在今天課程的後半段,呈現給同學們看。也就是說,把課堂上講過的知識,與實際我們臨床的作為,做一個對照、比較,以增進同學們的臨床感,並加深印象。

 

最後,我也不忘「出賣」賴老師,跟同學分享他那個「一飯千金」的故事。主要是勉勵同學,把握臨床實習的機會,主動溶入醫療團隊,並藉由專業知識的展現,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學習機會,增加臨床感。

 

「一飯千金」

 

懂得把面對的情況,化成一個各具體的問題。

 

針對目前的問題,懂得用實證醫學的手法,查找相關知識與科學證據。

 

把手邊已有的相關知識,整理成處理「流程」,試著去解決問題。

 

以上,是我覺得,一個AI時代的學生,必須要具備的基本能力。